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如果將位于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算作一個國家,歷年學子共斬獲135個金牌 (不包含里約奧運剛獲得的2枚),在各國金牌榜上排名第12名!為什么美國大學如此注重體育?
美國大學的體育教育,繼承英國傳統,著眼于體育訓練,來培養青年的堅毅品格、忍耐精神與團隊協作能力——以此保持和加強種族在世界范圍內的領導地位。
同時,體育賽事是培養校友忠誠度的重要時機。美國高校與其校友家族間,往往形成延續數代的利益關系:校友為學校提供財政支持,學校為校友的子女提供高質量的教育。
里約奧運會此刻仍在火熱進行中,在關注獎牌榜的同時,中西方的運動員培養模式和體育教育的差異也成為很多討論的焦點。而說到這些話題,就不得不談到美國的體育教育。從數目眾多的大學體育聯盟,到全民參與的各項高校賽事,無不體現著美國對體育精神的重視。
以NBA為代表的美國體育商業文化,充分體現了體育尤其是競技體育在西方社會的影響力。西方社會對于體育運動的重視,與學校教育對體育的重視,似乎是相輔相承、相得益彰的關系。二者間的因果又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很難說是社會范圍內的體育狂熱,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構成,還是學校教育系統對體育的強調,培養了崇尚體育的社會文化。
美國文化崇尚體育與健身
相較于東方文化尚白尚弱的審美傾向,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美國文化都似乎更推崇一種健康而有活力的體態外貌。相較于中國女生多被要求“美白”的審美經驗,不少地域的美國白人都有“美黑”傾向,因為偏黑的膚色意味著更充足的陽光照射,更豐富的戶外生活。“肌肉”的存在,無論對男生還是女生來說,都是重要的外貌加分點。因為肌肉的塑成需要持之以恒的鍛煉,而肌肉的保持則需要維持長期的運動習慣。
“運動員”在中國大學,除非有機會參加具有知名度的大規模比賽,仿佛并不是一個值得認同的身份;“體育特長生”,從筆者個人的經驗來看,往往還帶著些許貶諷的意味。但是,在美國大學,許多學生都有至少一樣擅長或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參加任何規模的體育比賽,即可自稱為“運動員”。因為體育特長而被錄取的名校學生不在少數,并且往往成為追捧的對象。橄欖球運動員、籃球運動員,時常是校園明星一般的存在,廣受女生們追捧。
多數美國大學生都有健身的習慣。這與美國校園無數不在的健身房與體育場有關。大多數綜合性大學都有至少一個大型體育場,健身房則不計其數。常規球類與田徑項目之外,高爾夫、網球、壁球、冰球、水球、擊劍、帆船、劃艇、瑜珈、桑巴、劍道、空手道、中國武術都在許多大學的體育項目列表中。
除各自的橄欖球運動場外,哈佛大學有網球中心、帆船中心、劃艇之家等九個體育運動中心,耶魯大學有高爾夫球場、壁球中心、戶外教育中心、室內溜冰場等十一個體育運動中心。兩校的本科生宿舍均配備有小型健身房,除跑步機、健身車、橢圓運轉機、舉升機、仰臥起坐機等健身機械外,往往還配有桌式足球、臺球、乒乓球、桌上曲棍球等小型室內運動設施。
哈佛與耶魯完備的體育設施固然得益于其豐富的校友捐款(大部分運動中心都依賴捐款建成,并以捐款人命名),也得益于兩校悠久的體育教育傳統。應該說,哈佛與耶魯的競技體育項目在美國大學體育競技中不算突出,但其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及對于體育設施建筑的投入程度,可以說在美國高校中頗具代表性。
體育賽事是培養校友忠誠度的重要時機
與職業性質的國家橄欖球聯賽及國家籃球聯賽相對應,美國高校間的橄欖球與籃球排位賽亦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度。國家大學體育聯合會(NCAA),一個非政府非營利社會組織,是包括橄欖球及籃球在內的眾多體育賽事的組織者。
在2014年,NCAA產生了高達10億美元的商業收入,其中超過80%來自第一層級籃球聯賽。在高校橄欖球及籃球聯賽中表現突出的運動員,則有機會被招募進職業隊伍。華裔體育明星林書豪在哈佛期間即為學校球隊主力,大三時入選NCAA第一層級前十名最佳選手。
西方社會崇尚競爭。表現在大學教育中,許多高校往往與實力相近、地理位置相近的學校結為“死對頭”。
哈佛耶魯向來有彼此取笑的傳統,有著長達一百三十多年歷史的哈佛-耶魯橄欖球賽亦是兩校歷年對抗的重頭戲。目前兩校間以耶魯65勝59敗8平的局面領先,但是鑒于耶魯連續九年落敗,這一優勢恐怕未必能夠維持。
斯坦福和伯克利之間亦有長達一百多年的對抗歷史,比賽前夜有各自的動員會嘲笑羞辱對方;得勝的球隊則可獲得“斯坦福之斧”。相較于這些因學術成就而獲關注的橄欖球對抗賽,密歇根大學與俄亥俄州立大學之間的對抗有著更高的社會關注度。作為美國中西部“十大聯盟”的兩個重頭球隊,兩校一百多年來的愛恨情仇,也是一代代球迷們口耳相傳、津津樂道的故事。
高校之間大張旗鼓地開展體育競爭,除了振奮士氣、凝聚人心的目標外,還摻雜著諸多現實利益。無論是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如今都越來越多地依賴校友捐款。尤其是對于稍欠影響力的公立大學,贏得體育比賽,就能獲得相應的社會關注度,由此吸引更好的生源,促進學校長遠發展。
橄欖球賽事同時也是培養校友忠誠度的重要時機。相較于國內高校組織校慶以聚集校友的行政方式,美國高校的橄欖球賽事可以讓校友自發返回母校。這些賽事的觀眾時常拖家帶口,無形之中使下一代亦形成對于本校的忠誠度。美國高校與其校友家族間,于是往往形成延續數代的利益關系:校友為學校提供財政支持,學校為校友的子女提供高質量的教育。
貴族運動,“有錢人”小孩的社交方式
美國體育運動項目中存在一些所謂的“貴族運動”。設備和場地都需要學員負擔相對高昂的費用,這就將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拒之門外。橄欖球及籃球,因其相當成功的商業化運作,得以在大范圍普及開來;隨處可見的球場也使參與門檻降低。但是,另一些普及度相對較低,卻對場地或設備要求較高的運動,如擊劍、馬球、帆船、劃艇等,無形之中為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設下門檻,同時也成為“有錢人”小孩們的社交方式。
描述馬克·扎克伯格創立臉書的電影《社交網絡》,塑造了溫克弗斯這樣一對富家子弟形象。他們有著優越的家庭背景,雙雙進入哈佛,一面參加精英俱樂部,一面參加劃艇運動,并代表哈佛參加倫敦的劃艇比賽。這對雙胞胎非常典型也非常真實。一位就職于三番某創業公司的哈佛校友,本科時即為哈佛劃艇隊成員。他后來在牛津讀碩,代表牛津參與了牛津劍橋間的年度劃艇對抗賽。他在劃艇隊的隊友,將代表美國參加今年里約熱內盧的奧運會劃艇項目。接受采訪時他說:“劃艇是我一生的興趣。即使離開校園,我仍然會去觀看包括牛津劍橋對抗賽在內的重要劃艇賽事。這也是我維持和開拓社交圈的方式。”
事實上,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在體育運動中也得到體現。之前列舉的以哈佛耶魯為代表的貴族精英式體育教育,并不能代表整個美國的體育教育情況。從全國范圍來看,教育資源的極度不平衡,使某些區域的公立學校甚至沒有經費維持正常的體育場。與之相對應的,貧困階層的孩子們沒有從小養成健身習慣,肥胖問題成為困擾美國人的頭號健康難題。
美國大學源遠流長的體育教育傳統
西方國家的體育文化,可以說起源于古代希臘羅馬的體育文化。如今遍及世界各地的碗狀體育場,仍能看出兩千年前羅馬斗獸場的雛形。肇始于十七世紀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其源頭亦可追溯至兩千七百年前的古希臘奧林匹亞運動會。橄欖球運動暴力甚至血腥的一面(改革前的橄欖球運動曾致人死亡),也與斯巴達和雅典嚴苛與殘酷的公民訓練一脈相承。
馬克·伯斯坦(Mark F. Bernstein)在著作《橄欖球:美國偏執的常青藤聯盟起源》詳細敘述了橄欖球如何從殖民地時期的血腥運動發展為當代美國受眾最廣的體育運動。以哈佛耶魯為代表的常青藤高校在橄欖球的早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時因死亡事件的增加,廢除橄欖球賽事的呼聲漸長。以總統羅斯福為代表的精英政客堅持不廢除。約翰·亞當斯之子查爾斯·亞當斯稱,橄欖球能夠“培養男孩的那些品性,保證盎格羅·薩克遜人種保持在歷史中的優越性”。
可見,美國大學的體育教育,至少在立國早期,有極強的種族意識和政治色彩;它繼承英國傳統,著眼于體育訓練,來培養青年的堅毅品格、忍耐精神與團隊協作能力——以此保持和加強種族在世界范圍內的領導地位。
中國亦有源遠流長的體育教育傳統。上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射”與“御”都著眼于“君子”的體育教育。仿佛從宋朝開始,以文官治國的立國傳統弱化了尚武精神與體育教育,造成了以后書生多手無縛雞之力的局面。中國體育教育觀念的變遷是一個極大的論題,此處不多論述。然而體育教育于民于國之重要性,已自不待言。體育不獨關涉一個人的身體素質,更關涉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關涉一個民族的未來。
如何組織開展社會范圍的體育教育,塑造良好的全民運動環境,形成有效的商業體育運營模式,引導高校形成以打體育比賽為榮而不是以打電腦游戲為榮的校園氛圍,都是我國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當探索的問題。
標簽: